什么是情緒障礙? 青少年情緒障礙是發于青少年群體的精神心理疾病,多見情緒低落、易怒、焦慮不安、孤獨、膽小等。其具體原因是成長為青少年后自我意識提高,獨立意識提高,想要脫離大人的管制范圍,但心智和思想上并未成熟,看似獨立但極其依賴于父母。這種矛盾的處境,如果青少年于家長缺乏溝通,往往會導致青少年出現情緒上的問題。 如青少年學習壓力過大,產生煩躁、焦慮的情緒,但是長時間也得不到釋放,就有可能會造成情緒障礙問題。部分青少年和家長無法進行合理的溝通和交流,覺得家長根本就不理解自己,久而久之也會出現青少年情緒上的問題。這些問題來源于家庭生活,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日常學習生活等方面上。 什么因素容易引起情緒障礙? 一、學習壓力過大。學習壓力是很多青少年都會遇到的一種問題,學習方面出現壓力過大的情況后,就很容易產生焦慮或者煩躁的情緒,久而久之便會出現情緒障礙。可能成績好的人想要保持原有的好成績,對于成績比較差的,就覺得自己怎么努力都趕不上別人,這樣就會產生過大的心理壓力,長時間得不到釋放之后就會出現情感障礙。 二、家長溝通障礙。有些青少年出現情緒障礙,可能是來自于家長之間的沖突。有部分青少年會發現,平時根本沒法與家長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就覺得家長根本不能理解自己,這樣就會產生更多的家庭矛盾,因此整個家庭氛圍也比較差,這樣也會導致青少年出現情緒方面的問題。 三、朋友交流問題。有些時候出現情緒障礙,也有可能來自于朋友之間的交流問題。有的青少年可能不善于與其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就會讓自己產生一種自閉心理,久而久之便會出現情緒問題。 四、生活過分依賴。對于青少年而言,隨著年齡不斷增加,獨立性也會明顯增強。但是有些人處于青少年階段時,可能心智并未完全發育成熟,尤其在物質方面特別依賴家長,這樣就會產生焦慮或者情緒低落的現象,嚴重的還可以影響正常學習。 五、家庭因素 主要與父母或其它教育者(長輩)可能有關系。過于嚴厲,要求很高,孩子總是達不到要求,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導致自信心建立不起來。 父母教育環境較寬松,對孩子的成績和言語行為規范要求不高,或者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導致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有些長輩比較溺愛孩子,養成了孩子一些唯我獨尊的思想。或者一些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吵架的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創傷是巨大的。 六、自身因素 比如孩子在學校里面受到恐嚇、威脅,校園暴力或長期沒有得到小伙伴的陪伴(被孤立)或者個人受傷害,可能導致情緒障礙;七、遺傳因素 有些父母本身有精神病癥狀,孩子可能更容易患情緒障礙,這是生物學因素起的作用。 八、性格因素 性格內向沉悶,在人前不善于表達自己,在網絡世界和陌生人能暢所欲言,喜歡胡思亂想。這樣性格的孩子更容易有情緒障礙。 九、“自我不協調” 自我是在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孩子是通過和成長環境中所出現在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互動逐漸產生自我。 一個人健康的自我的形成與其兒時能否得到積極的關注有關。關懷、愛撫、同情、認可、尊重、喜愛等態度會使孩子感到溫暖和滿足,孩子天真和真實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現,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在大多數的家庭親子關系中,孩子的行為只有符合父母的價值觀念,才會得到肯定,否則就會受到批評、斥責,甚至懲罰。孩子作為被教養方,往往會養成迎合父母或重要他人的評價模式,對自身的愿望和真實感受會進行忽略壓抑。于是,自我的不協調狀態便會出現。當一個人自我不協調,個體會否認或歪曲經驗,就會導致焦慮、自卑或對人敵視、恐懼等適應不良的狀態,出現情緒障礙。 青少年情緒障礙的常見表現有哪些? 1、 最常見的臨床類型是抑郁和焦慮。 對于只出現輕度抑郁和焦慮情緒的學生,可以單純通過心理疏導做心理治療給予改善。但若對孩子社會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如經常失眠,白天學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完成功課,厭學逃課對其社會功能影響較大,孩子表現出退縮、沉默,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找專業人士幫助。 青少年情緒障礙應該如何引導? 其實,青少年情緒障礙關鍵在于“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如果達到了一般的情緒的問題,還沒有達到疾病的程度,家長和老師需要去理解到孩子的情緒,要有同理心(心理專業術語叫“共情”),去理解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加以正面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宣泄情緒。 比如,孩子可能剛剛產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緒,如果被家長或老師及時發現和感受到。那么,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傾聽孩子,讓孩子敘說TA自己的想法、情緒;TA如果能敘說,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那么對孩子還是有幫助的。 如果真正達到了一定的嚴重程度,家長和老師通過一般的引導,無法有效幫助到孩子。那么,建議孩子進行正規的心理/精神科檢查,進行系統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必要的時候可能會搭配一些藥物治療。 比如嚴重的失眠及抑郁情緒,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可以正常上課的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如果問題發展嚴重需要到醫院就診,可能對孩子以后繼續上學有一些影響,比如休學,對社會關系造成一定影響。如果繼續發展,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心理問題,所以一定要重視。 |
|
CopyRight 2020-2023 鄭州蘇安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